网站首页 >> 历史文化 >>默认分类 >> 言教与身教 哪个更重要?----国学顾问彭玲同家长交流孩子教育问题
详细内容

言教与身教 哪个更重要?----国学顾问彭玲同家长交流孩子教育问题



国学顾问彭玲

 

         今天这个话题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我们不断的告诫孩子,这样做不好,那样做是错的,不断的告诫孩子,不要学社会上那些不良的东西,结果我们发现,孩子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告诫而遵从我们的指导,也就是家长们每天都在抱怨的“孩子不听话”。
      
       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孩子总是做着我们反复劝说的、不建议她做的,比如不让看手机,不让上网玩游戏……即使你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深情游说时,孩子会不耐烦的顶你一句“又来啦!烦不烦啊”。亲子关系也随之紧张了,家长和孩子越来越对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深爱着孩子这是毋容置疑的,为了孩子做了所有自己能做的,为什么会适得其反?我们到底怎么做才可以帮助到孩子呢?怎么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呢?



国学顾问彭玲在认真思考孩子教育的问题


        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短短的几个字给出了教育的真谛,那就是不要用言行指导孩子,而是用无言的行动,榜样的力量去引领孩子的成长。
 
         “圣人行不言之教”要求家长要注重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不言”而“有教”有效是因为,当我们用自己行动去教导,他人会很容易的接受你的教化;如果你用语言去说教,说一套做一套,孩子不但不接受你的教化,还会遭到她的质疑。就像你天天抱着手机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不玩手机!教育要从自身的行动做起,重点是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是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获得知识技能。孩子每天都在模仿着家长的言行、举动,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是子女效仿的榜样,一言一行都烙印在孩子的心灵里,能持久影响子女的终生。回想我们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多半来源于父母和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加上后天的观察学习,所以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真正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自我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不修不行,越修越行,孩子身上的问题就是父母身上的不足。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持”是说:万物在大地上生长,大地从来不给谁规定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不要有目的性的去做事情,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带着目的去教养孩子的日常行为,也不要为了实现个人的意愿和理想而去操控孩子的成长,生活中这种情况很普遍,比如自己小的时候没学过舞蹈,觉得学舞蹈有利于形象气质的提升,就让孩子去学习,不管她适不适合和爱不爱好,我有一个同学,读书的时候是我们班的学霸,是老师眼里的优等生,不知是天意还是上帝弄人,总之这位学霸同学参加过两次高考都没能跨进大学的校门,于是乎,在她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就给孩子励志“一定要进名牌大学”。一来能实现她的梦想,二是她感觉可以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出于对孩子的负责,在每次考试中,丢掉一分她也要跟孩子研究上半天,要求孩子做书面检讨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她的天性是玩耍,自由。面对家长指挥强迫去做的事,开始小的时候可能迫于家长的施压不得不去做,然而,等孩子稍大一些,有了一些自己的理想和独立的思维方式,当这一切念头在她心里越来越强烈的时候,就开始出现我们所说的叛逆期。当这个孩子初三的时候,开始出现恐考症,越是重要的考试越表现突出,直至后来听说考试就手发抖,最后不得不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
 
        日升日落,斗转星移,四季交替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不需要太多的干预,自然中的万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运行着,孩子也是如此,孩子就像种子,有的种子花期早,有的花期晚,有的整个生长期都不曾开花,就像一叶兰,但你不能否定它的存在价值,有的则会长成参天大树。孩子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本质在于给予他生命的父母。我们不能违背孩子的发展规律强行要求孩子做事学习,我们要胸怀期待,带着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模式成长,顺势而为,直到她们长到羽翼丰满的那一天,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愿每位家长都能悟得家庭教育的正“道”。以孩子最需要的是方式去爱他,陪伴他成长。
 
 
      (作者简介:彭玲,女,汉族,大学文化,山东淄博人。华夏文化传媒网等新媒体高级国学顾问,长期从事国学文化研究和传播。)

(责任编辑:李广义)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