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99年,世界人居会议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人人共有城市”。然而,在2010年《经济学人》的世界最宜居城市排名中,中国没有一个城市进入前10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什么样的理念才能让城市更美好?中国城市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实践?国外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学习?本版今日特刊登理论文章,提出城市发展亟须向生态化转型这一观点,并给出具体建议,希望相关领域有所借鉴。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以生产和社会关系为联系纽带的极为紧密的有机体,同时城市又是一个复合的、宏观的、动态的、开放的大系统。2008年,超过50%的人居住在城市,世界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时代。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4%激增到2009年的46.6%。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困扰着城市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许多城市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
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历程
■阅读提示
城市化进程分为起步阶段、加速阶段、成熟阶段3个阶段。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后,能源短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病”相继发作,引发了人们对“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和“健康城市”等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
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欧美国家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轨迹是一条被拉平的倒S型曲线。他指出,城市化进程分为3个阶段:
一是城市化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平缓发展阶段,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工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经济发展速度也较慢。
二是城市化加速阶段。这一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为30%~70%,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在这一阶段,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三是城市化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城市化主要依赖城市自身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上全部被城市所吸纳,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停滞。这一阶段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入后工业社会。
城市功能的外部功能与内部功能
西方城市学家将城市功能分为外部功能和内部功能。城市外部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对本市以外区域提供服务的功能,它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并且受到极大的重视,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城市内部功能是指城市为其内部企事业单位、社团和居民服务的效能和作用,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表现为自身的凝聚作用。
西方城市学家将城市功能分为外部功能和内部功能。城市外部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对本市以外区域提供服务的功能,它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并且受到极大的重视,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城市内部功能是指城市为其内部企事业单位、社团和居民服务的效能和作用,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表现为自身的凝聚作用。
城市的外部功能与内部功能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随着城市发展变化,二者的关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早期城市的外部功能处于城市发展的支配地位,而内部功能主要是为其基本功能服务的,处于从属地位。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后,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出现了“城市爆炸”现象,城市地价暴涨、供水不足、能源短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日益严重的“城市病”相继发作。这种状况导致城市较弱的内部功能与强大的外部功能严重失衡,城市原有的内部功能结构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现实要求两者从支配与从属关系变化为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现实城市发展的需求,引发了人们对“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和“健康城市”等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
城市发展的各种设想
1902年,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城市学家、风景规划与设计师霍华德出版了《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主要针对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种种弊端,比如污染、拥挤、贫困等,提出要限制城市规模,合理利用土地,将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使未来的城市兼具城市的便利性、紧凑型和乡村的舒适性、自然性,即“田园城市”。霍华德对他的理想城市做了具体的描述:由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把城市列为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生态学方法来研究城市问题。1984年,原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在这种理想的城市模式下,技术与自然充分融洽,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得到高效利用。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城市”的概念,即“不断建设和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扩大社区资源,使人们在能够充分享受生活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互相支持的城市”。换言之,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人意识到其郊区化发展带来的问题:低密度的城市无序蔓延,侵占大量农田,人口涌向郊区建房,导致能耗高、上班路程太长等问题。因此,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其主要原则是土地的混合利用,即在城市中,通过自行车或步行能够便捷地到达任何商业、居住、娱乐、教育场所;建筑设计遵循紧凑原理;各社区应适合于步行;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引导和增强现有社区的发展与效用,提高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降低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压力。
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历程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建设中国特色城市的实践与探索
■阅读提示
中国许多城市近年来围绕自身特质,就规划建设中国特色城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是,在这些积极探索和实践中,也存在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词汇过多、付诸行动少、盲目追求高速度、资源浪费等问题。
由于我国城市早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的,城市要“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政策导致城市内部服务功能的建设受到严重忽视,各种为城市自身服务的基础部门都非常薄弱。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公共服务设施少、医疗水平低、住房紧张、公共交通差、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及通讯等满足不了外部功能和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城市在充分发挥城市外部功能作用的同时,需集中精力解决城市内部功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城市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后,许多城市都将GDP的高增长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往往是GDP增长了,环境也破坏了,环境损失的价值远远高于GDP的增长,而百姓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这种城市发展观背离了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即以人为本。近些年,许多城市围绕自身特质,就规划建设中国特色城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市建设“宜居城市”。2005年,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明确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根据城市功能理论分析,“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和“文化名城”是对北京外部功能的定位,“宜居城市”则是对北京市内部功能的定位。以往的城市功能定位重点是城市外部功能,很少提及城市内部功能,这也是我国城市内部功能较弱的症结所在。近年来,北京市从公共交通、生态环保、人才培养与就业等多方面开展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杭州市建设“生活品质城市”。2006年,杭州市提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杭州经济发展迅速,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了6000美元,跨进了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但广大市民并没有深切地感受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杭州市将城市发展理念从重物轻人向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转变,从对GDP的追求向提高生活品质转变。近年来,杭州市以解决群众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行路停车难、办事难、清洁保洁难等“七难”为切入点,民生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杭州市还提出了“还湖于民”、“还景于民”,在目前国内景点门票都在提价的背景下,西湖及其周边景点基本都是免费的。
保定市和上海市建设“低碳城市”。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以河北省保定市和上海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随后,珠海市、杭州市、贵阳市、南昌市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积极编制了低碳城市规划。
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2009年,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即“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新型城市。按照定位,未来的成都将是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城乡繁荣、产业发达、居民幸福、环境优美、文化多样、特色鲜明、独具魅力。为稳步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成都市确立了“三步走”战略部署,计划用30年~50年的时间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综上所述,无论是建设“宜居城市”、“生活品质城市”、“低碳城市”还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都在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当然,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词汇过多,其内涵不清,流于纸面,付诸行动少;不尊重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欲速而不达;有些城市发展目标过于超前、宏大,难以实现;一些城市快速扩张,出现“空城”现象,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等。
降低生态赤字抢占发展先机
■阅读提示
在全球生态负债趋于加剧的形势下,生物承载力将更趋于稀缺,价格也会随之提高,哪个国家、地区或城市能够率先降低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就能在生态经济的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由于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快,生态环保工作艰巨,城市发展亟须向生态化转型。
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主导发展要素也不同。在原始社会,劳动力是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土地成为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土地取代劳动力成为主导发展要素;在工业文明初期,人类利用资源、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资本是这一时期的主导发展要素;在工业文明中期,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技术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发展要素;而在工业文明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等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信息逐渐在经济发展中上升为主导发展因素;在工业文明后期,人类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人类社会发展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已出现生态赤字,即我国自有的生物承载力不能支撑现有发展模式,部分生物承载力依赖进口。从长远分析,依赖进口生物承载力不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和安全发展。
在全球生态负债趋于加剧的国际形势下,生物承载力将更趋于稀缺,价格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哪个国家、地区或城市能够率先降低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就能在生态经济的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占据主动。城市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资源效率和能源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大生态环保投入,提高生态效率,进而实现城市的生态化转型。由于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快,发达国家在100多年里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暴发,生态环保工作艰巨,因此,城市发展亟须向生态化转型。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非常具有创新意义,全球80个城市被引入了“城市最佳实践区”。这些著名城市在“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等4个领域展示了其最佳实践案例。无论是马德里的低碳生活馆、伦敦的零碳馆、蒙特利尔的垃圾场改建公园,还是罗阿大区的城市公共交通、上海的“生态之家”和欧登塞的自行车交通等案例,都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美国波特兰市“合理的城市化模式有利于城市的集约型增长”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波特兰市政府在城市发展中坚持两点:第一,在新增用地压力之下,必须强化对城市增长边界的控制;第二,加强公共交通的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条件的改善,使波特兰在城市开发中减少了土地消耗和机动车数量,同时也减少了空气污染。至今,波特兰市人口增长一半,城市占地面积仅增长2%,是美国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法国里尔都市圈的转型发展也值得我们借鉴。法国里尔都市圈有200万人口,是非常重要的都市圈,到巴黎只有1个小时的路程,距伦敦、布鲁塞尔也非常近。里尔过去以纺织业、冶金业为主,污染非常严重。上世纪70年代开始,里尔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利用高科技治理污染,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吸引了许多法国及外国的企业前来投资,创造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实现了城市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可能会导致暂时的就业困难,但是一旦转型成功,环境质量将得到改善,新的产业将逐步培育起来,城市的发展将更加强劲。
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向生态化转型,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生态经济体系。以节能减碳、污染减排为抓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农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高产出、低消耗、低污染;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方式提供推动力。
二是节约资源、能源,构建低碳、环保的资源供应与消费体系。节约水资源,加大再生水的利用;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提高建筑容积率;结合产业升级,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升级;通过盘活城市存量土地,提高城市用地效率;转变粗放型的土地管理模式,严格控制城市规模的盲目、无序扩张;全面提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建设用地从速度增长向效益增长转变。
三是加强污染控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污染综合防控体系。加大投入,建立与完善城乡统筹的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垃圾收运与处理体系,有效控制生活污染;加大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力度。
四是加强生态网络建设,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把经济发展控制在自然生态承载力之内。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众购买绿色产品,使其逐步形成适度、低碳的消费习惯;在全社会推进“绿色创建”活动,引导企业承担环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