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友谊的桥梁》
郝洪艳(琴墨)
11月22日,是北京市密云区一个隆重的征文颁奖晚会的日子。当天晚上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委、区文联、区作协等共同举办的【生态富裕创新和谐美丽新密云晚会暨“诵读密云”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密云大剧院隆重举行。
嘉宾与密云区宣传部长等与演职人员合影
作为密云区文委与区作协邀请的嘉宾,著名诗人评论家绿岛主编、著名京味儿作家刘辉(文军)副主编,一路三百里疾驰辛苦跋涉来到密云。据悉:享誉中外的著名军旅诗人峭岩先生与绿岛、文军三人均为此次密云诗歌、诗词、散文大奖赛的终审评委。峭岩老师因在外地并去主持一个盛大的国际性诗会,未能受邀来密。
绿岛(右四)与文军(左五)为诗歌诗词散文大赛获奖者颁奖
应几位密云作协副主席的盛情邀请,利用有限的空余时间,由绿岛、文军为主讲,同部分作协会员及诗歌爱好者们举行了小型座谈会。座谈会由密云作协副主席王也丹主持,作协副主席郝红艳参加了座谈。
右起:绿岛、郝洪艳、王也丹、文军
绿岛诗人谈到诗歌精神与诗歌本质。他说到:一首诗歌一定要有人的影像存在;一首诗歌的创作是一段很艰苦很熬煎的过程。诗歌是所有文学种类中的桂冠,容不得半点的思维性马虎与随意性忽略。
嘉宾文军(左)与绿岛合影
绿岛谈了他本人创作的体会。他谈到:一旦进入创作状态,一切繁杂事物全部忘却或推开。把一直凝结于心的诗性思考全部收拢集中,用一个出口迸发。写诗是严肃而思维高度紧张的劳动、写诗过程是有神性联系并可以隔空穿越的意象突然瞬间的闪现——稍纵即逝!
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密云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郝红艳
绿岛认为:诗歌创作只限于小众化的创作范围。趋于新体诗歌的滥觞化的普及性、趋于网络诗歌的病态化的随意性、趋于各种不良形态的所谓诗歌的铺陈盛行,并不是文化自信的繁荣状态。恰恰相反,把诗歌创作当做一种娱乐一种谁都可以玩一把的大众化的趣味工具,那将是文化土壤的褪化。
对密云诗歌群体,绿岛给予了高度评价。整体诗歌质量的突飞猛进式的提升进度,带动了诗者的创作情趣,拓展了诗歌意象的创作思路。同题诗歌创新式的锤炼,更是起到了互相切磋与互相进步的推动性连锁性效应。
绿岛诗人语重心长说到,诗歌创作应该是保持非常活跃的状态。对诗歌的评判是多方面的,可以表扬也可以展开有意义的批评。老是一团和和气气,影响进步速度。
写好诗,多读书、多思考、多关注大事件以开拓视野的角度——绿岛诗人叮嘱大家。
京味儿作家文军与大家交谈很随意。首先他谈到,他对诗歌写作有深深的敬畏感。时常阅读并评论大家的诗集与诗歌,愈发感到诗歌的高度不是轻易就可达到并可随便逾越的。随便拿手机就能杵出来的诗歌,每天能写几首诗歌,表达骤发的小情感,只关注小范围小环境的喜怒哀乐的所谓诗行,那不是潜心地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写得越多,敬畏感越是更强烈——文军体会得太深。文军老师还深情地谈到峭岩老师的二三事。
一位诗人能写出优美的大气的诗歌,必须有“报恩”情怀。文军简要地讲述了峭岩在一生中所遇到的三位“恩人”。一直不忘少年时期老师的点滴之恩、一直不忘军旅老首长的提携之恩、一直不忘老年间书法大家的教授之恩。这就是峭岩诗歌能永远坚强矗立、永远充满活力、永远青春不老的内在功底。
文军老师谈到自己介入多次诗歌活动的体会并与密云诗友共同分享。
他说道: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是自己园子的花最香。面对诗歌到处洋溢的魅力,文军深情地谈到自己对密云诗歌发展的几点建议。
建设魅力诗歌之乡。别处有资源,我们也有,看如何宣介如何挖掘。屋里花香不算香,花香四处春满园;这是境界这是一种大胸怀。密云水库京人的水盆、密云古长城、密云山区的抗战、古代英雄的密云传奇、密云多处的古村落等等,都是特优质的资源。能请进来,再走出去,需要智慧考量、需要统一的筹划、需要企业物质化的支持。
利用网络可以教授诗歌与文章的写作,也可以开展群众性很强的诗歌朗读比赛。别人可以做,密云也一定能做的很好——文军介绍了一种网络实践中的操作经验。
希望密云诗歌走的更远、步履更扎实。通过宣传与文化等部门更切实的倾注,再由密云文友的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新文化密云的崛起离现在不远——文军老师用最直爽直白而殷切的话语出谋划策。
座谈中,密云诗友谈到一些写作中的困惑。比如:诗歌语言与意象的创新、对诗歌的评论与批评、鉴赏诗歌能力的方法。绿岛与文军二位老师,针对所提出来的问题,举事例:细细分解、娓娓道来。
近两个半小时的座谈会,热烈、连贯、集中、求实、恳切。会后相约,来年与老师们再见再聊!
作者简介:
郝洪艳,笔名琴墨,女,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密云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太阳雨》、《纸上水声》、《白月亮》、《星星河》,有诗歌散见于《星星》诗刊,《中国诗人》、《北京作家》、《作家报》、《京郊日报》、《中国铁路文艺》、《新国风》、《渔阳文艺》等报刊杂志中。2010年《入梦渤海镇》组诗获得北京作协征文一等奖。2016年获得原野现代诗全国大赛三等奖。2017年获得全国抗战诗赛三等奖。
编辑短评:
专家去基层指导写作值得广泛提倡与仿效
北京密云作协经常邀请各类文体写作的专家学者到本地讲座。体会深、收效大,这是学员一致的看法。
朋友般地面对面地答疑解惑;长辈般地无保留地提出思路;经常性地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地促进文化自信的实际落实。
利用网络普及的优势开展:网群授课、线上朗诵会、网群诗歌大赛,各地区各行业都有不同的运作方式。
诗歌创作是大众普及性的趣味、还是小众专业化崇高的顶端业态,讨论依旧继续。已经是群众性的诗歌、或者说就算是诗歌状态,网络微刊的无处不在,恰好提供了个性彰显的平台。
喜也好、忧也好,网络世界就是呈现出了多层面的精彩或者叫做虚拟文化的大繁荣。面对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面对文化自信的提升空间,密云区有关文化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做出了答案。
责编:刘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