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文化 >>默认分类 >> 宋代以来画竹九家述评之周盛荣
详细内容

宋代以来画竹九家述评之周盛荣

时间:2018-11-21     【转载】   来自:企业新闻网

《诗经·卫风》云:“瞻彼淇澳,绿竹漪漪”。《尔雅·释地》云:“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古人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已经有赏竹、赞竹的习惯。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多,画竹者亦多。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轩》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更是把竹提高到一个至高的境界。而文同的《咏竹》所谓“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已经把竹人格化,是大丈夫人格的张扬和表白。

据现有文献记载,早在唐代,唐明皇李隆基以及萧悦、王维、吴道子、以画竹名世。此后,五代丁歉、李煌、李颇、徐熙、西蜀黄荃父子,把高洁之竹、气节之竹形诸笔端,但唐、五代画竹者已无画作传世,竹之墨迹所传,始自宋代。这就是《中国美术辞典》所称的“画竹原以唐代萧悦、五代丁歉最有名,但无画迹传世。北宋文同、苏轼以画竹著于时”。宋代以来以迄当代,画竹者众多,名家亦多。本文选取宋代以来有代表性的画竹九家进行述评。

画竹九家者,即宋代文同,元代管道升、李衎、柯九思,明代王绂、夏昶,清代郑燮,当代卢坤峰、周盛荣。

一、唐、宋画竹之嬗变

 

据说,中国的墨竹画,肇始于唐明皇李隆基,而传人则是萧悦(此据元代张退之《墨竹记》:“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悦)。萧悦画竹之作品,如《风竹图》、《笋竹图》等,在《宣和画谱》中有著录,白居易在《画竹歌》引言中,对萧悦的墨竹多有推崇:“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与好事,忽写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艺,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见《白居易集》)。其《画竹歌》称:“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娟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以及《宣和画谱》所说,“唯喜画竹,深得竹之生意,名擅当世”。可以看出,萧悦画竹名重当时,画竹之“独逼真”,以及“不似画”、“疑有声”、“深得竹之生意”来看,萧悦之竹乃工笔,足可乱真。作为唐代“画圣”的吴道子,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无所不能,在画竹时,虽然自称“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见《历代名画记》),但他画竹也是当时流行的双钩工笔。唐代书画家兼书画理论家张彦远有评:“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所以气韵雄壮,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见《历代名画记》)。宋代黄庭坚亦称,吴道子画竹“不加丹青,已极形似”(见《山谷集》)。唐代以后至北宋前期,画竹手法多属工笔双勾法,一为勾线着色的色竹,一为只勾线不着色的白描竹,两种画法,皆以形的肖似为旨归。

写意墨竹始于北宋后期,代表画家为文同、苏轼等。特别是文同,善画墨竹,开创了“湖州竹派”,被后人尊称为墨竹绘画的鼻祖。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世称石室先生,四川梓州永泰人,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登进士第,初任邛州判官。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任湖州太守,病死于赴任途中,故亦号文湖州。

文同是墨竹的开山立派者,在画竹技法上,自然有他的特点和独到之处,从传世的《墨竹图》可见,竹之竿、节、枝、叶,笔笔相应,气势非凡。竹叶更是笔笔有生意,逆顺往来,挥洒自如,或聚或散,疏密有致。在墨色的处理上,亦富有创造性,浓淡相间。以浓墨写竹叶的正面,以淡墨表现竹叶的背面,体现出墨彩缤纷和丰富的层次,展现了笔墨功力和对竹的深刻的理解。

文同《墨竹图》

 

技法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文同画竹的文化底蕴。文同“画竹先有成竹于胸”,而“有成竹于胸中,则笔墨与物俱化”,画出来的竹子,虽不一定形似,但却有了神韵,有了文化的承载。在《墨君堂记》中,苏轼以传统的比德说,对文同墨竹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与可独能与君(“君”指竹,下同)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雍容谈笑,挥洒奋迅,而尽君之德。稚壮枯老之容,披折偃仰之势,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瘐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矣”。显然,在文同笔下,竹的姿态,竹的品德,竹的节操,被赋与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与此同时,文同的竹画,也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也正是文同之竹的非凡之处和开一代之风的非凡之处。

 

      二、元明清画竹之仪态纷呈

 

宋代的文同虽然开创了墨竹画法,但墨竹画的定尊和成为流行则在元代以后。曾在唐、宋时期勃兴的院体花鸟画,虽后继有人,但已现颓势。花鸟画家以画水墨梅竹为寄意遣情的重要手段。元代的四百余名画家中,据说有百余人画水墨梅竹。元代以降,赵孟頫、管道升、李衎、柯九思、王绂、夏昶、文微明、唐寅、陈洪经、郑燮、赵之谦、任伯年等著名画家均善画竹,也均有墨竹存世。

管道升作为一名女画家,在画竹上有其重要地位。管道升12621319年),字仲姬,一字瑶姬,赵孟頫妻,元延祐四年(1317年)册封魏国夫人,世称管夫人。管道升能书善画,诗词亦精。就其存世的《竹石图》来看,竹与石结合,石有奇质,竹有丽态。一浓一淡、一高一低两竿修竹,竹叶上挺,姿态生动,笔意清绝。其清绝的笔意,恐怕与管道升的处事态度有关,她有一首《渔歌子》词略可表达:“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御选历代诗余》卷一)。

 管仲姬《竹石图》

 

除画法与构图外,管道升在竹画上的贡献主要有三,一是新创晴竹新篁,丰富了墨竹的体式。二是著有《墨竹谱》(据《说郛》、《香祖笔记》),这是有墨竹画法以来的开创性著作。三是竹与诗文结合,更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以竹寄情。如她的《题画竹》的诗:“春晴今日又逢晴,闲与儿曹竹下行。春意近来浓几许,森森稚子日边生”。借拟人化的森森竹笋表达对儿女的殷切期望。又如《石渠宝笈》著录的“元管道升画竹一轴”,款题云:“步摇鸣向水晶宫,修竹千竿两袖风。浓墨饱濡兼纵笔,不知遗滴茜裙红”。表现出了“修竹千竿”与“两袖清风”的联系。另外,《石渠寳笈》著录的“元管道升修竹图”,卷后自识云:“墨竹君子之所爱者,余虽在女流,窃甚好学,未有师承”云云,亦表达了墨竹与君子的关联。

管道升的传世墨竹虽然不多,但多受后人推崇。乾隆帝就要多首诗赞叹。如《管道升枯木竹石》:“霜叶烟梢气味同,颓然文石窍玲珑。爱他写意闺中秀,宛尔传神林下风”(《御制诗初集》卷四十四)。《题管道升修竹幽兰图》:“袅袅猗猗绿水滨,幽香孤节自相亲。世间尽有丹青手,写照端须似此人”(《御制诗二集》卷五)。《管道升竹石》:“吐云春霭霭,写月夜娟娟。最是相宜处,一家眷属连”(《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五)。

另一位元代画家李衎(12451320),字仲实,号息斋道人。不但在仕途上官拜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卒后追封蓟国公,谥文简,而且双勾设色竹及水墨竹均达到很高的程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墨竹图》,此图原名《元人君子林卷》,共收七家之作。李衎所绘墨竹,一竿仰天直立,如扫天云。竹叶向左右披纷,繁而不乱。用笔挺劲,墨色浓厚,有凌然庄重之气。

李衎《墨竹图》

 

李衎之墨竹达到很高的成就,赵孟頫《松雪斋集》评其画竹说:“吾友仲实为此君写真,冥搜极讨,盖欲尽得竹之情状,二百年来以画竹称者,皆未必能用意精深如仲实也”。

李衎撰写了《竹谱》一书,十卷,分四门,曰画竹谱,墨竹谱,竹态谱,竹品谱。《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二《子部二十二·艺术》称:“其竹品谱中又分全德品,异形品,异色品,神异品,似是而非竹品,有名而非竹品六子目,共为十卷。卷各有图,盖每二卷并一卷矣。其书广引繁征,颇称淹雅。录而存之,非惟游艺之一端,抑亦博物之一助矣”。就其“广引繁征,颇称淹雅”而言,颇为得当。如书画评论界反复引用的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对前人之画竹“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等种种评论,事实上是文同自己的见解,并非是苏轼的见解。《竹谱》卷一《画竹谱》载:“文湖州授东坡诀云: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今画竹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坡云: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夫既心识,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且坡公尚以为不能然者,不学之过。况后之人乎。人徒知画竹者,不在节节而为,叶叶而累,抑不思胸中成竹从何而来”。从这里可以看出,李衎为学之严谨,画论之独到。《竹谱》各卷,又各有图,并有调色和用墨诸方法,也是学习画竹的重要资料和范本。

元代另一位画家柯九思(12901343年),字敬仲,号丹丘生。多才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成就,邵平远《元史类编》评价柯九思:“能诗文,善楷书,并画竹木,笔势生动……每得意处,辄题诗其上,一时珍贵,称三绝”。尤善画墨竹,是“湖州竹派”卓越的继承者,发展了墨竹画鼻祖文同的画法,主张“画竹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将书法艺术融于画法之中。从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清閟阁墨竹图》看,两竿修竹依岩石挺拔而立,竹叶以书法之撇笔法写之,疏密有致,浓淡相间,画面清雅秀美,神足韵高,自有一股劲挺拔俗的清高之气,在元代的画竹大家中自成一派。

柯九思《清閟阁墨竹图》

明代画家崇尚秀雅,强调“士气”,尤其在文人画家中,颇以画兰写竹为雅事。其中绘墨竹最出名者,有宋克、王绂、文徵明、夏昶、姚缓、陈芹、唐寅、朱端、陈淳、徐渭、孙克弘和项元汴、赵备、詹景凤、詹和、朱鹭、朱完、杨所修、归昌世等,皆以墨竹名世。而最有创新者,为王绂、夏昶二人。

王绂(13621416年),一作芾,又作黻。字孟端,后以字行。号友石,别号鳌里、又号九龙山人、青城山人等。王绂以墨竹名天下,得文同、吴镇遗法,在明初被称为画竹的“国朝第一手”。董其昌称其墨竹是“国朝开山祖”。据说他不轻易为人绘画,对于富人用金钱索画者更是拒之门外,因此王绂传世的作品极少。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其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上承元人而自出新意,出竿、伸枝、布叶,均笔笔有法而又不拘于法。存世画迹有《墨竹图》、《竹鹤双清图》、《枯木竹石图》等。著有《王舍人诗集》,其咏竹诗以竹况人,颇有意味,如《题竹赠潘晦初》:“灯下狂歌酒半醺,兴来为尔写秋云。故人湖海如相问,骨立萧然似此君”。又如《写竹寄俞潮宗先生》:“与君一别十年余,每见人来问起居。尽说丰神清似竹,霜明须发影疏疏”。

夏昶(1388—1470年),字仲昭,号自在居士。夏昶善画墨竹,初师王绂,后融会吴镇、倪瓒画法,以法度谨严的楷书笔意入画,气态安闲,韵度翩翩,别具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徐沁《明画录》说夏昶“写竹时称天下第一”,并远播海外,“绢素一出,能令朝鲜、日本、暹罗海外诸国悬金争购”,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谣。

夏昶 《墨竹图》

 

夏昶的《墨竹图》,竹叶纷披,临风摇曳,竹节用笔劲利遒健,竿瘦而叶肥。笔势变化多端,挺劲潇洒。布局新颖,气息清新,与此前之墨竹有很大的不同。

清代画竹者繁多,高峰叠起,前朝遗民石涛和朱耷均为书画旷世奇才,所作墨竹,气势磅礴,淋漓洒脱,不拘一格。清中期的“扬州八怪”几乎每人都擅墨竹,且各具特色。其中以郑燮最为著名。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郑燮工诗词,善书画,其诗、书、画世称“三绝”。郑板桥画竹几十年如一日,他的题画诗道出了其画竹的甘苦和追求:“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画竹插天盖地来,翻风覆雨笔头载。我今不肯从人法,写出龙须凤尾来”。郑燮曾经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三阶段论,笔下的墨竹,往往挺劲、坚韧,具有孤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其书法亦有别致,有“乱石铺街、浪里插篙”之像,书体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书法配墨竹,浑然一体。其题画诗,更是与人、情、事紧密结合,有的是寄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的是针砭时弊:“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也可以说,郑燮画竹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诗书画的融合。正如作者在《题兰竹石》中自云:“请君莫作画图看,文里机关,字里机关”。

         三、当代画竹大家的创新

 

当代画竹之家众多,画界和评论界曾有“北有张立辰,南有卢坤峰”之说。张立辰、卢坤峰是老一辈画竹名家的代表,周盛荣则是新一代画竹名家的代表。

周盛荣《墨竹图》

卢坤峰,山东平邑人,又名卢毓山,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是学院派画竹的领军人物。曾有评论认为,卢坤峰“当代兰竹第一”。卢坤峰成名较早,1972年,他主画了《毛竹丰收图卷》,在全国美展上展出,据说,经周恩来总理的推举,走出国门,作为重要装饰高悬于联合国大厅之上,影响深远。由于卢坤峰早期多作工笔画,后专攻水墨写意,所以能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其画竹的最大特点,色竹具有工笔之态,而不染艳柔之习;笔墨恣纵,而不流于过度开张。墨竹则有大开大合之势,以书法融画法,有一种浩然之气。

周盛荣,山东青岛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擅长花鸟、山水画。周盛荣所画大海,气势磅礴,具有波澜壮阔之态。观其大海之作,在当今之画大海诸家中,理所当然的占有重要的位置。只是由于“冰雪墨竹”过于有名,掩盖了他的山水画之名。

周盛荣《大海图》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对周盛荣的竹画有过评价:“他画竹的路数多,有讲究笔墨趣味、格调清新的‘墨竹’一类,更有大量的‘雪竹’图景。前者显示出他的笔墨功力和传统文人画修养,后者反映了他开阔的艺术视野和大胆的创新追求”。这无疑是恰当的评价。

在笔者看来,周盛荣的墨竹画法,主要是继承了前人的传统,而更加注重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之下的竹态、竹趣,如春天之竹、夏天之竹、风中之竹、雨中之竹等,各有不同之态和异趣。画不同之竹,又有不同的笔法和技法,如画雨中之竹,除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墨的浓淡外,又用了清水的点染,使竹叶水气淋漓、雨点显现。这事实上也是一种创新。

周盛荣的“冰雪墨竹”,则是一种完全的创新。他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只用清水和墨色,不用白颜色和矾水,通过反复的渲染,而画出大雪飞扬、冰天雪地之中的竹叶和竹林,观者无不赞叹称奇。周盛荣的“冰雪墨竹”,已经得到了美术界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成了“冰雪墨竹”的开山派。“冰雪墨竹”虽前无古人,但愿后有来者。

周盛荣《冰雪墨竹图》

 

另外,周盛荣作为新一代画家的代表人物,不慕名利,不受市场干扰,除潜心作画外,还潜心问学,研习儒释道诸家,画艺与学问并进,这也是足可称道的。

周盛荣先生将于十二月二号至十二月七号在昆明博物馆二号展厅举办冰雪墨竹展。承办单位。昆明市博物馆。协办单位。中华影视组织委员会。

责编:尹妮子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