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房产 >>默认分类 >> 【收藏专题】范业俊:柴窑敞口瓶考证
详细内容

【收藏专题】范业俊:柴窑敞口瓶考证

时间:2018-10-16     【转载】   来自:中国都市新闻网

挚友收藏的一件敞口瓶古瓷器有特殊的呈色机制,色彩丰富多变在阳光下反射耀眼的钻石般光芒。据其特有的光效应,冠名“盛世之光”。      
  盛世之光有极具个性的特点:1.符合古文献记载的柴窑器特征。2.光效应机制呈色,色彩丰富非同一般。

  《格古要论》记载柴窑“青如天薄如纸聲如磬、粗黄土足”俗称“曹四点”和明代张应文“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四句话,俗称“四如”,是清代以来人们一致公认的柴窑必备的特征。但现实中“四如”并非柴窑独有的专利。因此评鉴一件瓷器是否可能是柴窑器应该进行全面综合对比。之前需综合性确立几条鉴定的基本标准。
  根据相关资料的描述,笔者把柴窑器的基本特征归结为以下九条:
  1.青如天;2.明如镜;3.薄如纸;4.聲如磬;5.粗黄土足;6.滋润有细纹;7.流光溢彩具有珍珠般的光泽,钻石的光芒;8.颜色丰富如同雨过天晴后的彩虹;9.特殊的呈色机制,极具变色效应。
  以上九条中粗黄土足,滋润细媚有细纹,流光溢彩具有珍珠般的光泽色彩丰富,如同雨过天晴后彩虹的丰富色彩和特殊的呈色机制、极具变色效应等,应该是柴窑器的个性特征;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聲如磬等特征许多窑口的产品都可以分别具备。因此,需探讨一件瓷器是否是柴窑器,从特征上讲应该综合验证。
  以下依上述九条标准逐一展示“盛世之光”的特征以飨世人,旨在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 盛世之光外观
    高 12.5cm;颈部直径4.5 cm;颈部高约4 cm;中腹直径8.3 cm;口沿外撇直径6.3 cm;口沿外撇高约1.5 cm;底足外撇,高约1 cm,外圈直径5.8 cm,内圈直径4.5 cm,地圈厚约0.65 cm。罐下至底1.5 cm不施釉。
     
      盛世之光十分洁净内外均没有任何擦痕,无任何水沁、污垢,说明盛世之光是传世之物。








  (二)鉴定
   
  (1)青如天 

   综合分析“青如天”应该是指柴窑器的基本色调,并不代表柴窑器是单色。据相关文献记载,当年柴世宗对柴窑器的要求是“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众所周知,大雨过后云破处首先是一片亮金光,随后天晴出彩虹。彩虹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几种颜色组成的。从这句话可得知柴窑器应该是复合的丰富多彩的颜色。
  在瓷器上如果用颜料来实现上述色彩设计,极容易造成杂乱无章的后果。因此最大可能是通过“光效应”来完成“者般颜色做将来”的技术要求。
  欧阳修:“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柴世宗说:“雨过天青云破处众所周知,天空的颜色是光散射形成的,“青如天”应该是一种捉摸不定的天象自然态色調。柴窑器的“青如天”,也应该是一种复合色。
  盛世之光胎体上、釉上并不着颜料,基本色调是青色(蓝)、黄、灰白等几种颜色的复合色,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其颜色就不同。一定角度呈青色,变换角度呈黄色,再变角度呈浅棕色,有时正面拍摄是黄色,倒过来拍摄呈青色,但无论哪种颜色都不是单色。
    从文记载看,柴窑的釉中因为加入了水晶、玛瑙诸金石等名贵材料,才“其妙四如”。更进一步可以这样理解因为柴窑釉中加入了诸金石、各种矿物质所以呈复合釉色
   仔细观察盛世之光胎体上布满由无数小柴火棍组成的细纹。每一根小棍的形状都像蟹爪。正面直观蟹爪的中心部位呈灰白色,蟹爪周边“毛刺”颜色是蓝色,变换角度观察蟹爪的中部灰白色变成黄色,周边的蓝色变成紫罗兰色,继续改变观察角度只见一片黄色、金黄色。
   其它古文献记载柴窑器颜色的还有:

   1.欧阳修在《归田集》记载柴窑器特征说:“粉翠胎金洁,华胰光暗滋。”


“粉”应该是指较淡的红色,“翠”是指翠鸟羽毛一样的颜色,“金”是指黄金一样的光泽,意思是具有红绿颜色的胎体上,呈现一片皎洁的金光。(左图盛世之光图示,符合上述特征) 

“华”有两个意思:①黄色。《礼记·玉藻》:“杂带,君朱绿,大夫玄华。”郑玄注:“外以玄,内以华。华,黄色也。”②彩色光彩。三国,魏,曹丕《芙蓉池作》:“丹霞夹明月,华星出彩间。”胰:胰脏。古有“胰子”相当于现在的肥皂。‘暗滋’是釉水里隐约现闪烁着的色彩。“华胰光暗滋”,应该是描写柴窑器呈色釉隐隐约约发出油润的金黄色。(左图盛世之光图示,符合上述特征)



        



2.乾隆《咏柴窑》诗里写道:色如海玳瑁” (左图盛世之光图示)     
《咏柴窑》诗还说:“千年火气隐,一片水光披。”五行里的火用红色代表,乾隆这两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指柴窑碗是红胎,而瓷器釉面在一定的角度下观察光泽呈水波形。盛世之光的胎为红色,外釉表面呈现水波。水光的外表与红色的内胎构成水火既济卦,这或许是原创设计的本意。如下图:盛
世之光“千年火气隐
,一片水光披”。

       

    (2)明如镜这一条讲瓷器釉面明亮如镜,呈现水银光泽,光鉴照人

   

   柴窑器“明如镜”,说明釉面上没有开片。否则镜面上每一个小片,都可能单独成像,因此满是开片的釉面,很难称的上明如镜。
   上左、中二图系微距离拍摄时的影像,相机、拍摄者面部、手指清晰可见,足见盛世之光明如镜。
上右图釉面上的文字系室内墙上中堂立轴所映,中堂立轴距盛世之光约3公尺,大字为“香道”两面是八言对联“导气通八脉安六神,引身出三界超五行”,是笔者无意中拍摄到的。
  (3)薄如纸。后人解释“薄如纸”基本上是两种观点,其一指瓷胎,其二指瓷釉。笔者认为 “薄如纸”应该是指瓷釉而言。盛世之光釉水极薄,有的地方竟然露出胎体。从盛世之光的棕眼上也可看出釉水很薄。
  (4)声如磬。古代一种乐器的音响轻叩盛世之光会发出玉磬一样沉静动人的声音。
  (5)粗黄土足
   粗黄土足应该作为鉴别柴窑的必要条件之一柴窑无款识,“粗黄土足”可作柴窑代表性的款识。佚名撰《瓷鉴》记述柴窑真者无釉之处,所反之色悉似黄土,并系由胎中发出,非若伪造者先以一种釉色抹于胎上,然后烧之也。”也就是说柴窑足上的黄土是从胎底足“反”(胎体析出)出的,不是粘有黄泥土或黄沙的施釉底足。

  

  乾隆皇帝《咏柴窑枕》一诗里土性承足在应该也柴窑枕露胎的底足是黄土色《格古要论》描述柴窑器的底足是“多足麄黄土” 《新增格古要论》记载柴窑“多是粗黄土足”。麄(《汉语大字典》)同麤(粗)。①粗劣。晋王嘉《拾遗记·周》:“得粗亡精,代代不绝。”②粗大。③粗疏。④粗;壮。“多足麄”的“麄(粗)”字应该主要是形容“足”的形态,即多数柴窑器底足形体粗壮、厚重。这句话理解为“大多数柴窑器底足粗壮、厚重,有从胎底足析出的黄土层”较为妥帖。  

  美伦美奂的用柴做成粗黄土色的底足,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的颜色是青、赤、黄、白、黑。青是柴窑器的基本色调代表天,粗黄土足代表大地。  

  作为祭器、陈设器“粗黄土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一部分实用的生活用品如碗、盘、碟可能就不是“粗黄土足”。高古瓷器一施釉不到底,胎底露胎不施釉。《格古要论》记载柴多是粗黄土足”,说明窑器不是满釉底部圈足露胎无釉。“粗黄土足”不是说柴窑器胎体和足部黄土色。笔者认为柴窑器的粗黄土足”是经特殊工艺处理,烧成后底足呈“黄土状”古人特别指出柴窑器多黄土足,说明柴窑不施釉的底部与其它古窑器的底部完全不同,是经过专门设计的。盛世之光的基本色调是青色,瓷胎为暗红色,底部和圈足不施釉,经特殊工艺烧制暗红色的胎中返出“黄土”,明显体现出火生土的传统思想。呈色釉层是黑色,外层透明为白色。盛世之光具备五行的颜色。

  (6)滋润、有细纹。

  盛世之光的釉面没有开片纹,胎体呈色釉面上由无数复杂细致纹理组成细纹遍布胎体,纹理似蟹爪、鸡爪、星光等。这与一般瓷器釉面上开片纹大相径庭。

   左图左面的阴影是相机镜头微距离拍摄时形成的,胎体有上大量的青色细纹,是形成盛世之光基本色调的原因。右面的部分呈金黄色,细纹则显现多种色彩。

  构成盛世之光的细纹颜色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有灰白色、浅黄色、金黄色等。

  正面用放大镜观察,单个细纹一般中间呈条状灰白色,周围的毫芒颜色有紫罗兰、蓝色、彩虹色等,放射性散射有序针状排列。形状不一,有单条,有数条相交。有非常规则以一点为中心向四面散射的。有标准单个鸡爪形,总体为鸡爪印在雪地上的爪迹。             

  (7)流光溢彩钻石光效应

  柴窑的重要特征——钻石光芒

  如左图,盛世之光的天青色釉面闪烁着钻石般璀璨夺目的色彩,稍稍晃动光芒夺目如飞箭一般。    器物在阳光下呈现刺眼的光芒并不罕见,一些瓷器的釉面也可具有。但盛世之光的光效应与钻石光效应一般无二。 (8)釉色极为丰富

据文献记载,柴窑器“制精色异色彩极为丰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不一样。因此,天青色应该是柴窑器的基本色,“粉翠胎金洁,华胰光暗滋”“色如海玳瑁”等等,是变化角度后的观察结果。       如下图组,盛世之光色彩斑斓,完全可以与自然界色彩丰富的宝石欧泊石、碧玺相比。

     

    9、光变色效应

   光变色效是指变换观察角度,所观察的器物表面颜色不同。

   正面观察盛世之光,蟹爪中间的颜色是灰白色,周边“绒毛”的颜色是偏蓝的天青色,但随着角度的变化,颜色在变,呈现略发紫的金黄色。无论天青色还是金黄色,都不是颜料的色彩而是光效应的结果。

柴窑的丰富色彩决定了它的呈色机制与其它瓷器不一样。其釉色既区别于汉唐时期釉色合一的呈色机制,也区别于一般釉上彩或釉下彩的呈色机制。柴窑器应该一种层结。第一层是胎体,第二层是呈色釉,第三层是如美玉一般的透明釉。柴窑的天色是由无色透明釉下的呈色矿物质反射、折射再经釉面的散射形成的柴窑独特的呈色机制,使其颜色会随光线强弱和角度改变而变化   

      

      左图:中间是相机镜头所形成的的阴影,左面为日光反射呈天青色,右面则呈现一片金光。  

   

   (三)蟹爪纹、鸡爪纹  

    “蟹爪纹”是附在呈色釉上非人工所成的自然纹饰。盛世之光的细纹是由大量的“蟹爪纹”“鸡爪纹”组成的。盛世之光的蟹爪纹在不同角度的光源条件下颜色是变化的。

    

  一定角度观察,单个蟹爪纹中心为紫罗兰色,光之芒渐向外变浅并变为金黄色。

      左图。

  变换角度直观,紫罗兰色变为蓝色,内深外浅。再拉开距离观看,中心变为灰白色,光之芒则变为蓝色。也有文章称柴窑有“鸡爪纹”是铁板钉钉的,“鸡爪纹”又叫“鸡足纹”、“金乌纹”。如此,更增加了盛世之光是柴窑器的可能性。仔细观察,所谓鸡爪纹是三个蟹爪纹组合形成的。布满胎体的鸡爪纹就像许多鸡踩过雪地时留下的足迹。        
  综上所述,盛世之光是收藏界、学术界苦苦寻觅的柴窑器。

 

作者简介:

      范业俊  祖籍:辽宁省大连市  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委员会特聘学术委员,山西三晋文化研究会特聘专家。古砚收藏家,藏有各种古砚1300余方。       著作:《碧落碑述论》2015年底三晋出版社出版。发表论文《柴窑敞口瓶考证》刊登在《文物世界》2016年第一期。已完成论文《夏朝象牙文考辨》,考证自己所收藏的一块刻有18个甲骨文字的古象牙。该象牙文为夏王朝第八代芒王的登基王卜辞。已完成书稿:《老子简论》;《中华古砚谱》(上中下三册);《瓷皇柴窑器》。

责编:刘中华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