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银河之星 >>默认分类 >> 《再见了,大别山》-我 来 说 说 这 首 歌
详细内容

《再见了,大别山》-我 来 说 说 这 首 歌

时间:2018-08-18     【转载】   来自:调查网

 记者 蔚楠  收集整理着  胡遵远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转眼间,由合肥市肥东县知名人士王和泉老师作词、雷远生老师作曲、吴雁泽老师演唱的《再见了,大别山》这首歌,已经成功创作36年了!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合肥市电视台隆重推出一档《天南地北合肥人》节目。
         8月14日,由合肥市电视台吴旭东导演带队的摄制组(由合肥台和肥东台抽调人员共同组成)专门邀请王和泉老师,来到他当年体验生活、封闭创作的地方----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进行采访。
       8月15日中午,吴导演突然提出来要我就这首歌曲说几句。我赶紧推托、婉言谢绝,因为我是一个“音乐盲”,不会识谱、也不会唱歌,更不会“说歌评歌”。但是,无论我怎样解释,吴导就是不听,硬是带着机器设备来到我们单位。
摄制组同志一起忙活一阵子后,聚光灯架起来了,监视器装起来了,摄像机转起来了……无可奈何之下,我成了被赶上架的“鸭子”,硬着头皮走了上去。
一阵交流后,吴导要我讲三个问题,主要是关于
 
      《再见了,大别山》这首歌、王和泉老师这个人、还有就是王和泉老师和金寨人民的关系和感情。
        明白吴导的意思后,我让大脑飞速地转起来。一阵思考和默诵之后,我就对着镜头“自言自语”地说了起来。
 
 
一、对其歌,可以说是“伴我几十年,美名天下传”
 
       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候,我们刚刚参加工作,偶尔在别人的收音机里听到这首歌。第一口听过之后,我就觉得:这首歌非常好听!歌词优美、曲调明快,有时,气势恢宏、振奋人心,有时,九曲回肠、悦耳动听......随着喜欢程度的加深,我对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写作目的、表现手法、演唱形式等一些问题开始进行了一些了解。
       首先,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好。有人认为,这首歌是写金寨籍将军返乡探亲后,依依惜别之景之情;也有人认为,这首歌写的是当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后、逐步转出大别山时的感人故事和动人场景。我把歌词反复地看了好多遍,我认为这首歌说是写给洪学智将军的,可以!说是写给刘邓大军的也行!说是写给所有即将告别或者离开大别山、走出老区金寨的所有人也很适合……这大概就是这首歌的一个鲜明特点吧---- 适应性强,具有非常广阔的运用空间。
        王和泉老师在歌词里,通过采用拟人的手法,非常生动地刻画了人们告别大别山时,留恋大别山、回望大别山的那种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感人场面!表达了人们对生我养我、有着养育之恩的大别山的眷恋之情,体现了人们“拱手相送人同行、只言送别不愿分”的难舍之情。整首歌词情真真、意切切,读起来令人非常感动、浮想联翩 ,唱起来更是令人有一种品尝“营养大餐、文化盛宴”的感觉。
        其次,我觉得这首歌的曲子谱得好。可以说,雷远生老师当年动了很多脑筋、花了大量心思,汲取了大量大别山民歌的精华,才创作出这首扣人心弦、沁人心扉的歌曲。
第三,我觉得这首歌曲唱得好。我觉得,著名歌唱家吴雁泽老师的演唱,使得这首歌达到了最高境界,实现了词曲和演唱地完善结合。
 
         除了上述“三个好”之外,我觉得这首歌还有以下四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老少咸宜、专兼能唱。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很强的生命力。这首歌曲,著名歌唱家吴雁泽、王宏伟、阎维文、燕妮都唱过,而且唱得很好、很成功。而且,在基层舞台上,在单位的联欢活动中,在很多不同的场合和地方,我们都能听到广大人民群众唱起这首悦耳动听的歌。
 
        二是流传广泛、经久不衰。这首歌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可以说是红遍大江南北、唱遍长城内外,成了金寨乃至大别山区的代名词,成了金寨乃至大别山区的一张亮靓名片、金字招牌。由我县小学校长罗银青作词的著名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是金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作的一首成功之歌、兴盛之歌,现已成为金寨县的县歌。《再见了,大别山》是我金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乃至目前为止,创作出来的又一首成功之作、巅峰之作。这两首歌在宣传金寨红色历史、扩大金寨对外影响、促进金寨红色旅游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意义重大、效果良好。这首歌的歌词很美、很有意境,它对切实增强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结,切实增强人们心系故土、情牵老区的情结,切实增强人们报效人民、服务人民的桑梓情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是示范引导,教化育人。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王和泉老师他们这个团队,关注老区、热爱老区,心系老区、情牵老区。30多年前,
 
        他们怀着对老区人民的一片深情,创作的这首歌曲非常成功。事实说明,只要用心用情去工作,用力用汗干事情,优秀作品也是能够创作出来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养份、学习经验,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用心研究党史、用力干好工作,真正把红色历史挖掘好、把红色故事编纂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真正为早日实现脱贫攻坚、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基础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第一个问题讲完后,我一看时间,哎呀!原计划半个小时的采访,已经过去了四十分钟,于是,后面两个问题,我只讲个粗线条的提纲。
 
     二、对其人——我与王和泉老师有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
      我与王和泉老师是在微信中先认识、后来才见面的。见面时,我怎么也想不到,眼前那位个头不高、年龄不轻、待人和气、平易近人的“老人”就是王老师。多年来,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位身居都市、穿着讲究,有气势、有派头的大学者、大专家,没想到王老师那么朴素勤俭、那么可敬可亲。在后来的接触中,我感到:王老师勤奋好学、能力很棒,勤勉敬业、为人诚实,工作认真、作风扎实,谦虚谨慎、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极不平凡的成绩。
       三、对其关系——我认为:我们金寨县和王和泉老师“不是一家人,胜过一家人”。
一首唱响全国的歌曲,早已把王和泉老师与我们金寨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很多人都认为王老师就是金寨人。王老师有时也当着众人的面承认“我是金寨人”。其实,在我们心里,也早已把王老师当成了金寨人!在我们的眼里,王和泉老师既是我们金寨的尊贵客人,也是我们金寨的荣誉市民!王老师和金寨已经实现了很好地融合,“不是一家人、胜过一家人”!

http://www.geoso.cn/shidian/2018/0816/2618.html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